服务外包如何打造更强竞争力?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4043亿元,执行额965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3.2%。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848.9亿元,执行额53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12.5%。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表示,总体来看,1—7月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合同额和执行额、承接离岸业务的合同额和执行额均保持稳步增长。预计今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还将保持稳健向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进一步释放。
从业务结构看,1—7月,中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2291.3亿元、830.6亿元和22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2.4%和15.4%。其中,信息技术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和维修维护服务业务增长较快,执行额分别为1928.4亿元、1456.9亿元和26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24%和25.4%。
“从数据可以看出,1—7月,我国服务外包的多个领域都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特别是信息技术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延续上半年的良好趋势。其中,信息技术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和维修维护服务业务增长较快。这反映出我国服务外包与工业制造业加快融合发展,工业设计、保税维修等领域发展动能强劲,业务规模有效扩展,为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宋思源说。
从国际市场看,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前三位为美国、中国香港、欧盟,执行额分别为1048.4亿元、976.9亿元和7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0.7%和14.2%,合计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51.3%;承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1442.2亿元,同比增长20.3%;承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1661.9亿元,同比增长26%。
国际合作伙伴多元化发展趋势显著是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一大特征。宋思源表示,“1—7月,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等国家地区离岸外包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在此基础上,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潜力不断释放,其中承接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业务规模增长显著。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还带来了更多外部机遇。未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高质量、多元化发展特征将愈发显著”。
展望下半年,中国服务外包如何续写增势,打造更强竞争力?宋思源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及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开放平台构成了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点。应积极依托各类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市场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与效率提升。这不仅有助于突破服务外包自身的发展瓶颈,更有利于推动中国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服务外包离岸在岸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两者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互补,增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为国内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与外贸增长点。
三是以创新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服务外包整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实现从成本竞争向智力竞争的跨越。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把握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提升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数字化转型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还能为企业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与增长点。因此,政府与企业应共同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鼓励探索新业态、新模式,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打造服务外包的新引擎与增长极。
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