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发展呈现五大主要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提升。此外,叠加产业升级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不断增长。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第一,数字服务贸易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主力军。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大幅提升,同时成本迅速下降、应用场景广泛扩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已经超过60%,并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数字化转型同时赋予服务贸易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全球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受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规模大幅下降,但也推动了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实际应用。视频会议、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服务外包等新模式逐渐成为工作常态,也在世界范围内带动服务贸易迅速增长。
第二,全球服务贸易规则不断重塑。数字贸易治理尤其是数字服务贸易治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之前的协定相比,目前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4.420, -0.04, -0.90%)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墨加协定》(USMC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区域贸易协定,以及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专门协定,都对数字服务贸易规则议题范围进行了扩展,也对相关规则深度和雄心水平进行了提升。其中有关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数字服务市场开放、数字贸易便利化、数字技术非强制转让、数字贸易包容性增长等规则更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议题。
第三,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以旅游、运输服务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贸易虽然规模在增长,但其在服务贸易总规模中的占比却在下降。与之相对照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占比在提升。受技术发展推动,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和发展方面作用重大。预计知识产权相关服务会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角。
第四,服务贸易壁垒仍然存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根据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显示,服务贸易壁垒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法律和会计服务、最低的则是分销服务、音像和货运代理。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仍然是任重道远。
第五,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边界不断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驱动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为提升利润水平、缓解销售波动风险,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服务环节转移,即所谓的“制造业服务化”。一些企业甚至完全实现了由生产商品向服务提供的业务模式转换,由此可见制造业服务化延伸了服务贸易的边界,使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迁移。
为进一步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国家层面对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非常重视发展服务贸易,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作为指导,并提供政策、资金等多层面的支持。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服务贸易总规模已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长期逆差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此外,我国服务贸易的数据统计体系滞后,缺乏服务贸易领域商业存在的统计数据、企业和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及时共享、部分地区层面数据缺失及滞后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因素限制了对于服务贸易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央政府应对我国服务贸易的长期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同时应该加强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切实解决服务贸易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制定,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对于服务贸易规则,尤其是近年来成为主力军的数字服务贸易,其国际规则主要由美国和欧盟国家主导。美国主导的数字服务贸易规则主要强调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推动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发展。欧盟则强调个人隐私的保护、视听例外、强化平台责任等。我国有必要立足于数字服务相关产业基础以及未来规划,在保证基本安全利益的前提下,针对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服务贸易治理提出符合相关的“中式”规则。
第三,利用好我国制造业优势,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挤压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并且在出口过程中也屡遭“双反”调查。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不仅有助于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带动产业升级,也有助于减轻工业生产对于资源的依靠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可以选取企业有竞争力的细分领域进行切入,比如产品的研发设计、产品包装的设计和生产、物流和分销渠道的设立,甚至是细分领域的法律和金融服务等。藉此提升我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缓解我国服务贸易常年逆差的不利局面。
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