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扬帆再出发

由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主办,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厦门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承办的2023年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年会暨基地建设发展交流会举行,汇聚国内知名文化产业专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代表,会议旨在深化基地间沟通合作,开展先进经验交流,共绘对外文化贸易图景,共商联席机制合作交流愿景,共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发展荣景。

当前,我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蓬勃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提质升级迎来了新的机遇。自2018年以来,在商务部、中宣部、广电总局、文旅部等支持和指导下,两批、共29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等领域奋力开拓,成果丰硕。
2021年9月,北京天竺综保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四川省自贡市等3家基地又发起成立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开启基地协同联动、互动互鉴的先河,夯实了基地友谊、打牢了合作基础、树立了创新典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为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集聚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承担了以文化出口为导向,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功能载体,打造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新优势的重大使命。”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向勇在演讲中表示,经过5年的探索,两批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一是战略创新。通过挖掘区位特征、区位优势,结合产业优势,“一地一策”制定差异化、在地化、特色化的发展规划。二是业态创新。通过将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文化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三是平台创新。加强基地园区的载体创新,搭建有特色的文化交流和开放发展的平台,创新线上数字平台以及在海外建设载体平台。四是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开发有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品,搭建数字文化传播的通道以及贸易的平台,推动数字文化贸易的发展。五是内容创新。提高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品质,推出一批具有国风、国潮、国色的特色产品。六是服务创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服务。
谈及未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发展,向勇认为,可从9个方面着力:进一步聚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基地品牌;研究世界潮流的趋势,加强数字赋能;继续深化服务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发挥金融力量,善用市场的杠杆;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延长产业链,整合产业生态;提升创新意识,规范指标体系;加强对外开放,深化双向交流。
“期待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成为区域经济的赋能中心、中国故事的交流平台、国家形象的展示窗口,打造一批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华流’。”向勇说。
文明交流互鉴,要用外国人听得懂的方式,用他们的语言习惯,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在题为《跨文化经验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演讲中,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张先清以《丛林中的莎士比亚》这一故事阐释了跨文化传播并非易事的道理,该故事讲的是一位美国的人类学家与一个非洲部落的人们聊起哈姆雷特,却被非洲人说“你是错的,你不理解《哈姆雷特》”。张先清认为,文化出口亦是如此。要想让对方听懂你的故事,必须用对方的方式,用对方的语言。作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要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从而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由此,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发展责任重大。


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网